“木桶理论”的说法流行了很多年,这一种形象生动的理论阐述的道理其实很简单——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它最短的木板。甚至由它而延伸出了许多不同理论,比如“木桶的储水量,取决于直径的大小”意在说明人脉资源的重要性。还有“木桶的储水量,取决于木板的厚度”,意在说明员工品德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总而言之,木桶引发的理论是相当多的,而且听起来相当有道理。其中代表性的就是“短板理论”,几乎每一位企业家在讲课的时候,都会讲到这个例子。
而我们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基本上也符合这个理论所说的情况,即最终的成绩取决于我们的短板。事实也的确是如此,以第一次决定人生走向的高考为例,偏科对于考生来说是最致命的打击。而在职场中,我们的上司也经常提到这个理论,意在敲打激励较为后进的员工,同时将公司发展成大而全作为根本的追求。没错的,“大而全”的思想可谓是根深蒂固的,无论在学习生涯还是在职场中,对于“大而全”的崇拜是深入人心的。所以“短板理论”能够在我国如此流行,以至于到达了妇孺皆知的地步,这与社会的风气是分不开的。
但是,笔者非常遗憾地告诉各位,“大而全”对于个人来说并不意味着好事,它更多象征着平庸和无用。而对于企业来说,“大而全”更是昭示着死亡,什么业务都做、每个方面都优秀的企业,往往很难活下来。事实上,“短板理论”并不适用于今天的社会,一味地弥补自己的短板,其实是相当愚蠢的行为。它在过去的岁月中,可能是对的,但在今天的社会体系下,它只能成为误导众人的“毒鸡汤”。
市场化的时代不需要大而全
在过去的相当长的时间内,“全能”被认为是难得的,我们形容一个人有才华往往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直到今天,“文武双全”仍旧是许多人的梦想,但现实告诉我们这已经不可能了。为什么要这样去讲?因为现在是信息爆炸的年代,是专业极度细分的时代,是高度市场化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没有人能够成为“全才”,更没有企业能够成为“全能型”的存在。而时代也以它的方式告知我们,现在的社会实际上是不需要“大而全”的存在的,每个人只要在自己的领域深耕细作就能活得很好。
华为的任正非在访谈中提到过“芯片制造”的事情,他认为华为自己能不能制造芯片,实际上并没有那么重要。因为现在的社会已经高度市场化,没有一家企业的生产资料完全由自己制造,即便是苹果这样以科技创新著称的手机制造商,它的产品配件也来自于世界各地。全世界各地最好的手机配件,经过流水线的组装就成了最好的产品,这并不是什么值得丢脸的事情。无论是华为还是苹果,它们在很多配件上的生产研发都是薄弱的,按照“短板理论”的话,它们是不是要将自己的精力防在配件生产上呢?
答案肯定不是这样的,它们只需要守住自己的核心科技,就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拥有一席之地。按照任正非的话来说就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短板,也有自己的长板,我们只要借着市场化将各自的长板组合起来,就能够做出很大的成绩。”事实的确是如此,现代的工业文明无限地缩短了距离,同时也衍生出了各种各样精密的行业,没有一家公司能够占据全部的市场。将所有的行业都涉猎一遍的公司,毫无疑问是相当愚蠢的,这样的公司是没有前途的。
对于现在的职场人来说,情况也是一样的,几乎没有一个企业会要求你面面俱到,既会做会计又能写程序。在企业职位的分工安排上,从来都没有“万金油式”的员工的位置,这已经成为了不争的事实。职场人与其花费大量的精力在自己的短板上,真的不如钻研自己的业务,以求更加精细和专业。“市场化”不仅仅是企业面临的新情况,也是全体职场人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资源的重新组合是人力管理领域的重要课题。没有人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1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