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技法要点最全面国画基础讲解,4步让你

脚上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jdsb/191109/7600005.html

国画技法要点

国画的技法,实际上可以理解为国画中运用毛笔的方法,也就是因毛笔而产生的用笔、用墨的技法,其中墨法中包含了色彩的技法。简单说来,国画的笔法,是由点、线、面组成,而线条的运用是最重要的。国画中描写线条的方法被称为“用笔”;用水墨的方法,被称为“用墨”。

1.执笔

执笔方式

国画执笔同于书法。虽然各人喜好不同,执笔方法也无定式,但初学者必须要掌握基本要领。拿毛笔时用拇指、食指把住笔杆,呈“龙眼”或“凤眼”状,中指紧随食指把住笔杆。执住笔后,一般笔杆不超过食指的第一指节。指实、掌虚、腕平、五指齐力,运转收放要自然。书法执笔较严谨,绘画执笔较灵活,可直掌可横卧,执笔可略高一些,笔锋转动才能灵活,腕、肘、肩、身互相配合,动转方能得力。

2.笔法

国画笔法

笔法是由行笔而形成的。行笔包括起笔、运笔、收笔三个部分,起笔和收笔逆入藏锋、自然含蓄。用笔要意在笔先,以意使笔才能因意成象。笔要有力度,古人所称“力透纸背”“骨法用笔”“力能扛鼎”,就是强调用笔的功力。

运笔有中锋、侧锋、逆锋、拖锋、散锋等区别,以中锋用笔最重要,它是国画笔法的骨。

(1)中锋:握笔较直,使笔头中间有力,笔锋基本上在笔痕的中央,笔痕呈圆柱形。

(2)侧锋:笔锋略向左右倾斜,使笔尖、笔腰同时一侧着力,笔痕变化较多,有时出现一面光一面成锯齿形的效果,能同时表现线与面。

(3)逆锋:将笔头倒逆而行。顺锋作画时,笔根在前,笔尖尾随;逆锋用笔则相反,笔尖在前,笔根尾随,自下而上,自右而左逆毛而行,具有苍劲、古拙的效果。

(4)拖锋:笔头侧卧于画面,顺毛而行,笔痕舒展流畅,自然松动。

(5)散锋:笔毛散开而笔痕丰富虚灵、轻松飘逸、面积较大,皴擦点簇常用散锋。

3.墨法

用墨方法

国画又称为水墨画,历来用墨方法很多,谈墨法离不开水。墨法,就是利用水的作用,产生了浓、淡、干、湿、深、浅不同的变化。既是水墨,当以墨为体,以水为用。“墨分五彩”,讲的是墨有焦、浓、重、淡、轻,又有枯、干、渴、润、湿的用墨用水程度和轻重的区分。这里墨法主要介绍常用的破墨法、积墨法、焦墨法、宿墨法。

(1)破墨法。破墨法分为浓破淡、淡破浓两种表现形式。破墨法是以不同水量、不同墨色,先后重叠而产生一种新的墨色效果的表现手法。它必须趁湿进行,达到互破的目的。破墨法的特点是渗化处笔痕时隐时现、相互渗透,有一种丰富、自然的美感。

(2)积墨法。这是一种由淡到浓、反复交错、层层相叠的方法。积墨可湿积也可干积。湿积易显墨韵,干积易见墨骨。能做到积染千层,仍然元气淋漓为佳。

(3)焦墨法。用笔枯干、滞涩、凝重,极富表现力。焦墨运行中速度缓慢,故而老辣苍茫。但焦墨不宜多用,与湿笔对比使用方显焦墨的意韵。

(4)宿墨法。即以时隔一日或数日的墨汁,蘸清水在宣纸上所呈现出的一种脱胶墨韵用墨法。宿墨法在现代常常使用,宿墨在宣纸上的渗化比新墨渗化多了一种笔墨意味,具有空灵、简淡的美感。国画多注重水墨的效果,用色一般比较少,有“色不碍墨,墨不碍色”的要求。用色方法有以水墨为主,不着色或少着色的水墨法,有称为轻着色,多以花青、藤黄、赭石为主的浅绛色水墨法,这两种方法多用于国画写意画;还有称为大着色的重彩法,多用在国画工笔画上。重彩法多用石青、石绿、朱砂、金银等矿物色,一般要多次涂染,厚重而又鲜艳。

四、构图、题款、用印

1.常见的一些构图规律

构图亦称章法、布局,是国画创作中的重要环节。构图的成功与否关系到一幅作品的好与坏。构图必须与画面立意相结合,也就是要与画面的内容相协调。

(1)对立统一。构图要运用对立统一规律,要体现宾与主、远与近、虚与实、疏与密、聚与散、开与合、藏与露、黑与白、大与小等关系。对立是变化的,统一是均衡的。只有把这些对立关系统一在画面中,才可称得上是好的构图。

(2)主题分明。在国画中,主体只有一个,其他是宾体,起着辅助、从属于主体的作用。主体和宾体是相互依存、浑然一体的。只有国画构图中宾主分明,画面才能主题分明,才能不至于“喧宾夺主”。

(3)起承转合。“起”“承”“转”“合”是一幅国画的几个关键的相互关联环节。所谓“起”,是主体展开的气势和方向,“承”是按主势和起势,增加变化,充实、丰富层次,因势利导的运动过程;“转”是借势逆转,以增加变化和趣味,是指打破主势,增加矛盾改变方向的部分;“合”是复归于主势,总结全局,达到相接、相承、相呼应的完善结局。

(4)阴阳相生、虚实相生。它是一对矛盾,有虚则实存,有实则虚生,这样才能达到“生动自然”。“实”是指在画面上突出的实实在在的主体,“虚”往往是指处于次要的、远的、淡的、衬托的物象。在国画中尤其重视“虚白”的地方,“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它往往是画中的关键。

2.题款

题款,又称落款、款题、题画、题字,或称为款识。包含“题”与“款”两方面的内容,在画上题写诗文,叫作“题”。在画上记写年月,签署姓名、别号和钤盖印章等,称为“款”。如系赠人之作,又需写上受赠者的姓名、字号、称谓以及应酬语和谦词等,内容与格式变化纷繁。在实际应用中,人们对题与款的区分并不严格,有时统称为题款。题款不仅要求诗文精美,同时也要求书法精妙。国画讲“书画同源”,一方面是技法的相互渗透,另一方面表现在题字、题款上,要求款式风格要和画风相和谐,与笔法相统一。一般说来,工笔画宜用篆书、隶书和楷书,写意画宜选择草篆、草隶和行书。文字的排列,以与画面协调为宜。诗文、书法和绘画完美结合在一起,称为“三绝”。

3.用印

国画印章

印章分姓名章、姓氏章、名章、字号章、年代章、收藏章等。盖在题款前面或书画上角的称“引首章”,盖在左下角或右下角的叫“压角章”。压角章应比名章、引首章大一些,压角与引首章盖的位置多是对角关系,起着互相呼应的作用。

同时盖几个不同内容的印章时要注意大小、形状、书体以及朱文、白文的搭配关系,在和谐中求变化。用印风格要和画风相一致,一般写意画宜用粗放的印,工笔画宜用工整的印。

国画是融诗文、书法、篆刻、绘画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一幅优秀的国画,应该是“诗”“书”“画”“印”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作品,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25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