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创业,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富源老罗是这

北京有那些中医治白癜风好 http://pf.39.net/bdfyy/bdfyc/160315/4789101.html

今年50岁的罗光明,家住云南省富源县富村镇新厂村,一部分人都叫他“老罗”。是一名平凡而又普通的村民,但他却有着一股吃苦耐劳、永不服输的创业精神。用自己的积蓄前后修建了两个农贸市场,又开办了电子厂,为一百多个家庭带去了福音,同时为改善村民生活和社会公益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改变贫穷催生梦想种子

谈到他的创业经历,还得从年说起。八六年初中毕业后,十六岁的他回家栽烤烟,八七年一场冰雹毁灭了全家人的希望,烤烟被冰雹全部打没了,一无所获。

改变贫穷的强烈愿望带给罗光明无穷的动力。于是,他立即把烤烟地改栽蔬菜卖,用卖蔬菜的钱到昆明科技培训中心去学修手表,又到云南电子管厂和昆明工学院去学习修理收音机、电视机。

在昆明的两年时间里老罗的思想认识发生了深刻改变,认识了一个朋友,家里是卖百货的,他就偶尔会陪伴朋友去螺蛳湾进货,懂得了一些做百货生意的进货渠道和一些经营管理技巧。这时的他,虽然对自己的人生方向还没有明确的目标,但对电子工程技术的兴趣以及百货生意的经营已让他隐约看到了梦想的方向。

于是就返乡回村开始修手表修电视,直至91年在老家借了不到一万元的本钱开始卖起了百货。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之后,就到富村街上做百货批发,逐渐发展到年收入达到三四十万元,就这样,老罗达到了他返乡创业的发展目标。然而,命运有时会不适时宜地开人生的玩笑。九六年,他积极响应地方党委政府号召,发展养猪产业,一共养了多头,但由于不懂技术,给猪注射疫苗时间间隔太短,当时就死了头,当时在场的很多人都背转身去抹眼泪。老罗又从自己的积蓄中再投入30万进去,结果这30万也打了水漂。

然而老罗有泪不轻弹,依然坚持不懈,排除困难。又去昆明拉货跑大车跑了两年多,把养猪的亏损弥补起来。

盯准市场带富一方百姓

年的一天,老罗跟所有的普通家庭一样,上街买菜,刚买好菜准备回家时,双脚陷进了菜市场泥坑里面,又脏又湿,于是生气的把菜往两边一丢就回去了。

之后,老罗随之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建盖农贸市场!但事情远没有他想的那么简单,他根本没有想到建盖农贸市场的曲折与复杂,就去找了当地党委政府,帮助协调土地、资金等一干事宜。自负盈亏,找私人借了多万,一共45张借条,借款金额最低元,最高20万元,老罗自己保存好底单,再凑上自己的积蓄万,花了万元建起了农贸市场。尽管建设过程很艰辛,但是在老罗的一步步努力之下建起来了。

建设市场的投入,在当时可以买到2-3个小煤矿了。有人曾经问老罗,为什么要做这个事。老罗直率地说,可以为附近居民作贡献,环境好了,买菜卖菜大家都方便;也可以为农村来卖菜的农民提供一个平台,不收他们的任何费用,同时农贸市场是稳定的,自己也能有收益。

随着农贸市场建起后,首先几年,市场产生的收入还不够还利息,经过几年的发展。菜商也逐步增多,效益也明显见好,农贸市场赚钱了。

自此以后,农村来的菜农们心理别提有多高兴了,在农贸市场卖菜,风不吹、日不晒,环境干净整洁。日常卖菜的摊主也告别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困难境地,不仅改变了自己的生产工作环境,还增加了经济收入,现在大多住上了楼房、开上了轿车。

创办工厂攀穷亲摘穷帽

时间来到年初,全县上下进入脱贫摘帽的关键时期,为有效带动当地周边村民的贫困户脱贫增收。富村镇与老罗商议后,综合考虑到实际情况,大力支持和帮助老罗创办工厂。

凭着对党的政策敏锐感知和深刻理解,凭着自己对电子产品的热爱和基础知识的掌握,凭着老罗的一股韧劲和闯劲,积极的赶到电子技术比较成熟的广东和重庆等地考察电子产品,回来后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帮助下,进行厂房选址、设备配置、工人招工、管理等,建起了亚博电子厂,对一些电子原材料和配件零件进行代加工。

刚开始由于技术差,做出的产品质量不过硬,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为提升自己的产品质量,老罗经常与员工同吃同上下班,认真分析员工的心理,手把手的对员工进行耐心的技术辅导,做得好的给员工发鼓励奖。

在不足两年的时间里,老罗凭借着过硬的质量、可靠的信誉以及良好的服务站稳了脚跟,到年10月,历经20个月的亏损运作,厂子扭亏为盈,打破了电子厂要三年才能盈利的说法,创造了电子行业的奇迹,一些广东厂商纷纷主动上门找合作。

现在厂里员工有人左右,有80名稳定的老员工。另有几十名在厂里学熟练了技术,带着产品回到家里边管家务边工作的员工。每个月发给工人的工资累计25万元。每个员工最高能拿工资多元,最低的工资差不多也有0多元。

“我们厂从建厂以来,招工对象就是以建档立卡贫困户优先录用,想方设法为地方就业提供了多个岗位,让很大一层不能外出的人员有了就业机会,同时让建档立卡贫困群众通过务工创收能够尽早脱贫。”老罗介绍道。

村子里的多名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他们有了自己的工作岗位,有了自己可以发挥特长和技能的平台,让他们学习到新的技能,让他们脱贫的内生动力在挣钱顾家中得到了激发,帮助他们圆了不出家门就能勤劳致富的脱贫梦。也让他们成为了白天上班、早晚务农、管家务、带孩子、管老人,又能月月领薪的“业余农民”,老罗会心的笑了。

每当银行代发工资的时候,员工们的手机都接连不断的发出接到收款信息的滴滴滴声响,这种声音是老罗听过的世界上最美的旋律。每每想起,老罗感到特别的开心,特别的幸福。

谈到今后电子厂的发展,老罗信心满满,他说:“增加员工,扩大生产,计划年底赚到40至50多万元,利用不到两年的时间把亏损的80多万元拿回来。在正式盈利后,将准备为所有的老员工和管理人员,让他们通通的持有股份,让老员工和管理人员参股,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大家都赚得到钱,大家都会更负责任。”让农民在自己家门口就能领薪金、有股金、分红金,真正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这就是老罗的目标。

热心公益回馈乡村邻里

老罗事业的发展,使得在致富的道路上走在了前列,在艰苦的创业中,得到了地方政府和当地人关心和帮助,他有着浓厚的家乡情结,饮水思源,总想着为村里的村民做些贡献,为村子的发展添砖加瓦。

富村镇新厂街村民在公路沿线赶集,随时堵车,容易发生交通事故,所以在政府引导下,为此又花了万元对集市进行了改造,提供了几百个赶集摊位。

为解决家乡农民田间地块道路出行问题,又投入大笔资金和精力去修机耕路,让村民生产建设方便。同时,在适宜的情况下,对家乡的老人进行慰问。

“不吃了、不吃了,我还要去贵州兴义市接货”,与老罗谈完后,已是傍晚六点,我们准备留下他一起在镇上吃顿便饭,但他谢绝了,他要抓紧时间赶去兴义市接电子产品材料,忙完后明天一大早要赶往富村镇的新厂村机耕路施工现场,老罗给我们留下的是他匆忙的背影。

时至今日,老罗创业的脚步依旧没有停下,依旧不断的致力于增加贫困群众的实际收入的工作中,依旧不断为村民生活的改善做着自己应该做的事,依旧不断为社会公益慈善事业贡献着自己的绵薄之力。

每当提起这个人时,村民们都会竖起大拇指,夸口称赞他用实干为家乡人民筑起的幸福之路。(董均翠马超汤磊徐文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40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