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在本科过于躺平,到了临近毕业的关键时刻,我决定搏一搏,挑战最好的语言院校,再经过咨询老师、查找资料,我发现北外的试题风格很适合我,而我本人又更喜欢笔译,于是选择了北外英院笔译。一战处于新旧自我交替的挣扎期,由于各种因素失败了,但我不想浪费一战的经验,想再给自己一次机会,没有放弃北外这个目标。
1、备考安排
一战我从2月开始断断续续地复习,中期尚可规律学习,后期学生工作忙,心态相当浮躁,计划执行不到位。二战由于有一定的基础,且我发现对我而言战线拉太长不现实,这一次我想重点把握冲刺期。
结束专八和各项毕业事宜后,7月中我开始在家复习。我的每日时间安排大概是这样的,八、九月学习时间6-9h,十月10h左右,十一、十二月10-13h。早上7:00-7:30起床,中午午休半小时,晚上12点之前上床。
我的建议是,大家根据个人目标、结合自身情况做好时间规划,备考各阶段作息要注意松紧有度,前期适当锻炼和放松,注意可持续性;该猛学的时候时间安排要紧凑,但也不要让自己太过窒息。每周做schedule,但不要太苛刻细节,灵活变动。
对于一些会干扰你的东西,尽量排除诱惑。我在考研期间卸载了b站和知乎,和朋友约定:若非必要,打开这类软件罚款50rmb。至于微博,是我了解时事的重要途径,一天仅限打开3次。番茄todo的锁屏计时功能我觉得很好用,推荐。类似的产品还有Forest等,大家可以选一个对自己最有效的。
心态上,大家不要因为畏难、焦虑失去行动的勇气,尤其是在冲刺阶段。行百里者半九十,一战的后两个月我简直把焦虑体会了个干净。我知道我这没背那没准备好,但专注不下来,然后晚上再焦虑到失眠,第二天就晚起、精神不振,这是死循环。因为心态失衡而失败真的不划算,如果你焦虑,那就去做事,要么好好休息放松一会也可以,但一定一定要有行动。不要把备考当成避之不及的痛苦,其实一战我体会到了学新知识的快乐,起码我在做有意义的事情,这也是支撑我二战的一个重要动力。
至于备考环境,在校或在家都可以是选择。有人在图书馆能得到正向激励,有人希望和研友亲密作战一起学习一起吃饭,那就在校吧。没有这方面需求,容易被打扰,或者希望减少通勤、买饭的时间,且家里人支持你的,在家就很好。不必过于担忧这种问题。
2、复习经验和建议
政治
选择题部分,过《精讲精练》《题》一遍,因为一战有基础所以这次没看视频课;小黄书两遍,后期读来巩固。我还做了肖八肖四腿四的选择题,把错题和不懂的选项做标记、收集到笔记本上,考前重点复习。
主观题部分,我觉得大家可以选市面上口碑好的至少两家的来背,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翻译硕士英语
我觉得读外刊、背单词、抓原则可以解决80%。翻译这两年都来自TheEconomist,考北外的同学平时要多多习惯TE的语言风格,保持阅读习惯并且注意积累。
我自己还列了长长的表格文档整理每周外刊积累到的buzzwords和好用的表达,后期可供复盘。常识题主要是阅读题形式出现,但担心20题型再考的话,找找当年学长学姐的经验帖吧。北鼎的模拟卷也出了之前的题型,做完感觉稳一些。一些网站比如PlanetMoney可以涨姿势,相关科普视频也可以找来看;在阅读中看到不懂的术语一定要去查,把知识点积累串联起来成为知识网。
《中式英语之鉴》《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原则贯彻翻硕英语和翻译基础,非常重要,请与翻译、写作实践结合。写作我建议多写几篇练手,且最好尽早有人给出指导意见和点评,免走歪路。
英语翻译基础
词条翻译我准备得不算充分,黄皮书勉强过了一遍,后期真题过了一遍(强调:翻译词条真题很重要),背了《最后的礼物》。到后面我其实很慌,于是把北鼎总结的新闻热点词条、北外常考方向的词条看了看,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焦虑。因为去年考了冬奥会的词条,这次特意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8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