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医院哪家强 http://baidianfeng.39.net/a_ht/140108/4323349.html
作者:刘文昭
房地产造不好汽车,似乎成为了一种共识。
相比科技型企业的智能化赋能,地产有的似乎只是钱,但现在就连钱也没有了。多家房企在造车上黯淡收场后,更是被贴上了赚快钱、外行等各种负面标签。
面对接连的失败,却仍不断有房地产企业参与其中。这其中,既包含着对政策调控的被动接受,也有着无奈的选择。相比传统车企驶入新能源赛道的“大象转身”,体量同样巨大的房企,让其放弃长期以来的运营理念,接受一个全新的行业,似乎更有难度。因此,不论结局如何,房企前仆后继,总要先试一试再说。
有钱不是万能,隔行如同隔山
伴随地产行业“黄金十年”的结束,房企开启了多元化运营之路,涉及领域涵盖了养老、医疗、大健康等多个热门产业,而作为近几年最热门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自然也没有逃过房企的视线,多家房企参与其中。
几年时间过去,依然没有一家房企能在汽车行业中找到正确的“打开方式”。作为两个完全不同的行业,以房地产的逻辑很难在汽车产业中行得通。房企在汽车领域面临着技术、人才、专业知识等方面“隔行如隔山”的现实问题。
蔚来汽车李斌曾表示,没有亿最好别想造车。这句话,仅仅是向外界介绍了汽车行业的资金门槛,但许多房企老板却当成了通关“秘笈”。或许不少房企到现在都没有明白,为何钱花到位了,但车还是没造出来。以恒大、宝能为代表的房企,挥舞着钞票,高喊着“买!买!买!”,开启连续收购之后,其造车能力依然无法从纸面实力转化成真实战力。
在汽车行业,"买到"不等于"拥有",距离掌握并能运用某个技术,最终实现批量交付,这期间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加之正赶上产业激烈变革和用户消费升级的大环境,新能源汽车自己都没弄明白,房企就更不是有钱就能做好的。
以往在房地产屡试不爽的杠杆逻辑,到了汽车业就不灵了。伴随政策调整,对房企的金融贷款收紧,让原本只有钱的房企,连钱也没了。一些公司甚至出现了汽车业务受到母公司拖累,导致汽车停工停产最终关门的窘境。
早几年,进入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企业,最多时曾有家,但每家车企都知道最终能活下来的不会超过10家。相比房地产市场随便就能排出TOP,甚至TOP名单,汽车行业的竞争更加残酷。
新势力凭借新玩法直击用户内心需求,互联网大厂依靠智能化潮流抢占用户心智,传统车企则拥有者产品线、产业工人和技术储备作为基本盘,轮到房企时才发现,似乎什么都不占优势。
心思不在造车,这车能造好?
房企虽然天生缺少造车的“天赋”,但这却不是造车始终失败的原因。有的从一开始就只是想借助“造车”的噱头来占便宜;有的浅尝辄止,快进快出套现离场;有的好像参与了,又好像没参与,其实只是做了一笔汽车项目的投资。
从结果来看,最初参与造车的地产企业,并不是真的想造车,不少房企希望通过响应政策号召从中渔利。房企根据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相关条款,满足政策上红线要求,不仅可以低价拿地,还可以获得低息贷款。
另外,房企多元化的产业布局,也更有利于企业对外融资。文旅小镇、产业城、公益项目都曾是地产商的伪装,只不过这次轮到的是造车。
年,绿地曾以15.5亿港元投资了润东汽车集团,不足一年,绿地退出,套现逾20亿港元;年,华夏幸福出资3.3亿元收购合众新能源(哪吒汽车母公司)近53.4%股份,仅仅1年,华夏幸福快速从合众新能源撤资退出;年12月1日,威马汽车宣布公司D2轮融资已获得1.52亿美元,其中雅居乐集团领投1.4亿美元。有评论认为,雅居乐不参与经营和管理,只待威马汽车上市,套现走人。
除了短线获利离场的房企,也有投资成为车企大股东的例子。年,珠江投资集团旗下子公司广东珠投智能科技投资有限公司,以约19.23亿元资金参与合创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原广汽蔚来)新一轮增资扩股,增资完成后,珠投智能持有合创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股比达到68.%,成为第一大股东。最终赚不赚钱尚未可知,但一家三父子齐上阵的经典案例,已经传为“美谈”。
习惯于玩杠杆、赚快钱的房企,对于需要长线投资的汽车产业缺乏足够的耐性。尽管选对了行业,但不同的经营理念,让房企始终不能在汽车行业取得成功,进场有多风光,下场就有多狼狈的案例比比皆是。
瞄准后汽车市场,探索4S店场景化
20年来,中国房价一路上涨,“买房子就是买个家”、“丈母娘经济学”等等房地产花式营销手段,一直是国内其他行业学习的榜样。如今,终于有房企想到了自己的看家本领,准备在汽车市场干出一番成绩。
年10月,万达集团宣布与中国一汽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共建“红旗用户体验生态”。万达新公司不涉及整车制造,而是往新车销售、汽车零配件批发、机动车充电销售等服务领域发展。通过利用自身在零售领域的优势,将目标瞄准汽车销售板块。
同时,万达也请来了原现代汽车集团(中国)商务副总裁李宏鹏出任总裁职务,全面负责万达汽车的多元化运营。
据悉,双方将通过万达遍及全国的商业地产资源,建立全新红旗商超体验店,提供充电桩、智慧停车等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服务,以及全新的合作会员体系,并逐步实现会员权益共享。
通过发挥房企的地产资源优势,避开汽车产业前期的重资产生产研发环节,选择进入后汽车市场,这或许是更适宜地产“造车”的打开方法。
相比传统停车场充电桩的无聊等待,商超停车场可提供更多场景选择。进一步延伸,一些车主已经接受了地下停车场洗车服务,而在洗车店旁修建充电桩、保养维修中心,或许可以探索出新的4S店模式。
相比房企以往以“我”为中心的思考方式,选择填充车企业务链短板,实现业务双赢,才是长久合作的开端。
反思当下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卖车和售后服务依然存在不足,新模式下衍生出的新需求,尚未得到有效满足,这也给了房企合作的机会。尤其是在年新能源汽车行业渗透率迈过10%大关之后,行业将进一步加速,这也将凸显出对后端的需求。同时,第一批新能源汽车电池也临近退役,将对后端产业链提出新的问题。
因此,房企若能充分发挥手中的地产资源,赋能新能源车企,对双方而言,都将是一次积极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