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2金木水火土课件教

秋季一年级语文上册最新精品无水印课件教案资料分享。

文末可保存下载

教学目标:

1.通过听读、联系生活、看图想象等方法,认识“一、二”等7个生字。(重点)

2.认识田字格,会写“一、二”等4个字和横、竖2个笔画。(重点)

3.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听读、联系生活、看图想象等方法,认识“一、二”等7个生字,读准“三、四、上”的字音。

2.朗读课文,了解韵文大意,提升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配乐播放邵雍的古诗《山村咏怀》)学生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

2.交流:这首诗给你印象最深的一点是什么?

3.谈话导入,引出课题并板书。教师领读题目,学生跟读、齐读。

二、初读儿歌,整体感知

1.出示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中有什么,插图中的人物在做什么。(图中有天和地、两个人、树木等。)

2.听课文录音,教师范读,学生思考:课文中出现了哪几个数字和哪些事物?

3.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在听读课文中正音。

(1)逐句听读。教师逐行范读,引导学生逐行倾听并跟读,随机出示课文。在听读中,可以采用全班读、同桌读、个人读等多种形式,教师及时纠正生字读音。

(2)语境诵读。采用播放录音、师生对读、拍手对读等多种方式,如教师读第一行,学生读第二行;教师读第一句,学生读第二句。在语境中巩固读音,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

4.学习生字。

(1)(课件出示阿拉伯数字1~5及其对应汉字)识记5个汉字。

(2)读一读这几个字,观察这几个字的特点,再集体汇报,教师相机指导。

“一”就是一横,“二”就是两横,“三”就是三横,“四”是四四方方的,“五”长得和“王”有点像。

(3)(课件出示一组图片)引导学生数一数每幅图中物体的数量,再分小组交流生活中的数字。如一片池塘、两棵柳树、三朵荷花、四只天鹅、五只小鸟天上飞……

(4)简笔画识记“上、下”。可以提供果园图,引导学生看清图意,如地上有什么,果树下有什么,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5)用熟字组新词的方法,引导学生巩固生字,如“三天、天上、地下”等词语。

5.读一读。

(1)变序抽出7张生字卡片,指名读、开火车读,再在课文中将其圈出来。

(2)朗读课文,自由读,同桌互读,全班齐读,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三、巩固提升,作业设计

1.课后和同桌到操场上观察校园,看哪些事物与学过的7个生字有关联。

(一个操场、两个篮球架、三座乒乓球台、四张石凳、五个花坛;天上白云飘,树下孩子们捉迷藏……)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田字格,学习横、竖2个笔画。

2.观察、仿照范字,在田字格中规范地书写“一、二”等4个生字,写准位置。

3.正确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做“找朋友”游戏,巩固生字。

教师将写有阿拉伯数字1~5、汉字一至五的10张卡片分给10位学生。一生手举卡片说:“我是×,我的朋友在哪里?”持有与其数字相对应的卡片的学生说:“我是×,你的朋友在这里。”二人将字卡合在一起。学生依此进行多轮游戏。

2.教师点评游戏情况,谈话导入新课。

二、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1.教师范读,学生用多种方法试读。(如按顺序读、倒序读、打乱读、开火车读、同桌之间比赛读)

2.学习第一句:一二三四五,金木水火土。

(1)指名读,其他学生说出句中提到的数字和事物。

(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理解“金木水火土”。

重点理解“金”:出示各种金属制品图,如金耳环、铁锅、自行车等图,了解“金”还可以泛指金属。

木:出示树木的图片和象形字,告诉学生“木”指树木,再小组交流生活中哪些物品是用木头做成的。

水:出示水的图片和象形字,告诉学生水是大自然的生命之源,引导学生说一说水的用处。

火:出示火的图片和象形字,引导学生说说火的作用和危害。

土:出示土的多种形式,了解植物生长需要土壤。

小结:在古人认识世界的思维观念中,金、木、水、火、土是构成宇宙万物及各种自然现象变化的基础。

3.学习第二句:天地分上下,日月照今古。

(1)指名读,其他学生说出句中提到的事物。

(2)(课件出示天、地图)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说出天在上,地在下。然后小组讨论:教室里,哪些事物存在上下的位置关系?(日光灯在上,桌椅在下;铅笔在桌子上,凳子在桌子下……)

(3)(课件出示日、月图)引导学生说说日、月给你的感受。还可以联系生活说说今天是“×月×日”,明天是“×月×日”,昨天是“×月×日”。

(4)结合插图,人立于天地间,让学生感受时空的浩荡,以及人在宇宙万物中的重要性。

4.全班分组读、比赛读、开火车读。

三、认田字格,指导书写

1.认识田字格。

(1)教师演示:教师将一张正方形纸横竖对折,横折时方块变成了两小块,再竖折,一个正方形变成了四小块,把纸贴在黑板上,用彩笔画出折线。

(2)学生实践:拿出一张正方形纸,模仿教师的动作折出田字格。

2.学生观察田字格,用手指一指田字格的各个部分,说说它们的名称。

3.写字姿势。

执笔时,拇指和食指脸对脸,中指指节抵后面。执笔位置离笔尖一寸,胸离桌子一拳,眼离桌面一尺。执笔要做到“指实掌虚”,即手指执笔要实,掌心要空,虚圆,指关节略弯曲。

4.指导书写会写字。

(1)会写字:一、二、三。

①出示田字格中的“一、二、三”,学生观察“一、二、三”各个笔画的位置。

②教师范写“一”,学生观察,教师再次范写,讲解写字姿势。

注意:横是本课要求掌握的笔画,教师示范:从左到右,起笔时稍重,收笔时向右稍按一下。

③教师范写“二”,讲解书写要领,学生书空。迁移学习“三”的书写,学生自己说说书写要领。

④引导学生发现:笔顺有规律,即从上到下。

⑤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写好笔画,特别强调每一个笔画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

⑥选取学生作品,教师评议,学生再练写。

(2)会写字:上。

①动画展示“上”的笔顺,教师强调“上”的笔顺是竖、短横、长横。

注意:竖是本课要求掌握的笔画,教师示范:从上往下,起笔时稍重,收笔时从重到轻。

②学生口述书写步骤,教师在黑板上书写,确定每一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③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

④利用投影仪展评估秀书写作品。

四、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1.听写“一、二、三、上”,同桌互评。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以及对学习兴趣的激发。在教学中,我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学习情境,让学生知道应该怎样做,乐意去学习。在写字过程中,我利用教师书写、动画展示生字的笔顺,起到了直观示范的作用;并将“一、二、三”集中对比,让学生仔细观察生字字形,了解笔画的布局,夯实了学生识字观察的基础。

下载全册课件教案,

请私信发送“一上语文”,

即可自动获取百度网盘链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21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