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省年中考语文试卷

(温馨提示:本卷满分分,考试时间分钟,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15分)

1.中华书法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请欣赏下面的书法作品,按要求答题。(3分)

(1)请用简化楷体,工整、规范地将下面文字抄写在米字格内。(2分)

本题考查学生汉字的抄写,注意用正楷或行楷抄写,做到美观、规范、正确。

答案:

雅览天下书洞明世上事

做本题时,注意正楷书法要笔划平正,结体整齐,工妙于点画,神韵于结体。标点符号各占一格。

(2)中华书法往往喻示做人的道理。你希望同桌志存高远,方正质朴,扎实稳重。辨析

下面四种书体的喻意,最适合赠予他的一幅是()(1分)

本题考查汉字临摹。根据题干要求,结合各种书体的特点,“方正质朴,扎实稳重”是楷书的特点。

故选:C。

各种字体的特点:

甲骨文:图画性强,大小不一,随意性强。

金文:字形圆转,大小均匀。

小篆:形体特点与金文大致相同,笔画繁多。

隶书:方折平直、粗细有致。

草书:笔画相连,潦草难认。

楷书:形体方正,横平竖直,笔画清楚。

行书:笔画连绵呼应,字字独立,写得快,也认得清。

2.阅读下面谱段,按要求答题。(8分)

自贸春风劲,乡村显风采。“全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在新的发展机遇面前,海南的乡村建设将更显独特优势。

你看,牙寒古黎村,那深深浅浅的绿色在田间尽情挥洒,弯弯曲曲的小路向村落中延伸,错落有致的屋舍掩映在槟榔丛中。好客的村民,淳朴的民风,热气腾腾的生活,一切都那么美好tián()静,构成一幅风格清新、令人①(A.心旷神怡B.栩栩如生)的水彩画。若是清晨,云雾在远远近近的山岭缭绕,飘飘荡荡,山岭②(A.历历在目B.若隐若现)。小山村上空chuī()烟袅袅,飘出阵阵柴草的香气,响亮的鸡鸣划破湿润的空气,在山岭间回荡。村旁路边的草丛间,山泉水哗啦啦,昼夜不息。不知名的鸟儿在林间叽叽喳喳唱着欢乐的歌儿……牙寒古黎村,山灵水秀,生活和美,一定是你心中的向往!

(节选自《系列人文与地理资料》,有删改)

(1)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①挥洒②tián()静③chuī()烟④回荡

(2)结合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将字母序号填写在相应的位置上。(2分)

①②

(3)仿照画线句子,拟写一句宣传语,向国内外游客介绍牙寒古黎村。(2分)

(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的掌握。根据平时对字词的积累,以及语段的内容,“挥洒”的“洒”读作“sǎ”,“tián静”写作“恬静”,“chuī烟”写作“炊烟”,“回荡”的“荡”应为“dàng”。

(2)本题考查成语意思的理解。根据平时对成语的积累,以及语段的内容,①中,心旷神怡:心情开阔舒畅,精神愉快。表示心情的美好。栩栩如生:形容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故应选A.②中,历历在目:指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过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若隐若现:形若有若无、隐约可见。故应选B。

(3)本题考查句子的仿写。根据自己对材料内容的了解,仿照示例,用简短的一句话表述出对牙寒古黎村的赞美即可,要求句式与例句完全相同。

答案:

(1)①sǎ②恬③炊④dàng

(2)①A②B

(3)示例一:牙寒古黎村,曲径通幽,屋舍错落,是你向往的人间仙境。

示例二:牙寒古黎村,民风淳朴,村民好客,令你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汉字的音与形是密不可分的,大部分汉字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义不同,汉字中又存在着很多的多音字、形近字和形声字,不易区分。因此,平时的学习中对字音与字形的辨析要到位,努力做到不误读,不误解,不误写。

3.阅读下面的消息,按要求答题。(4分)

本报海口3月28日讯(记者刘操)白衣执甲,英雄凯旋。3月28日下午,在圆满完成支援湖北各项任务后,海南支援湖北抗疫前方指挥部和第六、第七批医疗队共人从武汉乘包机抵达海口,省委书记刘赐贵到机场迎接医疗队凯旋。

(节选自《海南日报》)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消息的主要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考查对新闻的理解和概括能力。拟一句话新闻,要把握语段语意,从中筛选出关键信息,然后用简明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这则新闻材料的对象是“省委书记刘赐贵迎接海南支援湖北抗疫医疗队平安凯旋”,主要事件是“海南支援湖北抗疫医疗队平安凯旋”。筛选出主要信息后用简明的语言表达出来即可。

答案:

省委书记刘赐贵迎接海南支援湖北抗疫医疗队平安凯旋。(海南支援湖北抗疫医疗队平安凯旋。)

解答这类题,要在对问题的内容充分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进行。要扣住主题,围绕重点语句加以概括。

(2)下面是复兴学校陈帅同学以学生会名义起草的一封感谢信,其中有两处错误,请按

要求帮助他修改。(2分)

①文中画线句A有语病,请在横线上修改。(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文中画线句B表达不得体,请在横线上修改。(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通过阅读和积累可知,A句两个分句之间是递进关系,所以应将“虽然……更……”改为“不仅……更……”或“不仅……而且……”。

②本题考查语言的表达能力。通过阅读B句可知,应把“我”改为“复兴中学全校师生(同学,或学生会)”。

答案:

①将“虽然……更……”改为“不仅……更……”或“不仅……而且……”。

②把“我”改为“复兴中学全校师生(学生,或学生会)”。

辨析病句常用的方法有:

1.语感法。辨析句子正误,首先认真阅读,仔细考虑,从整体把握,看看句意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合理,句意间关系与关联词语是否一致等,凭借语感,就可以发现一些句子的毛病。

2.紧缩法。找出句子的主干,检查主谓宾(中心语)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

3.分解法。理清枝叶(附在主、谓、宾上的附加成分),检查枝叶同相应的主干是否搭配得当。

4.聚焦法。对于句中出现的修饰性词语、关联词应格外留意,尤其是成对出现的词语,先检查多用、错用或搭配不当的毛病,再看分句次序是否合理。

二、名著阅读(5分)

4.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按要求答题。

这可绝不是件容易的事。一年,两年,至少有三四年:一滴汗,两滴汗,不知道多少万滴汗,才挣出那辆车。从风里雨里的咬牙,从饭里茶里的自苦,才赚出那辆车,那辆车是他的一切挣扎与困苦的总结果与报酬,像身经百战的武士的一颗徽章。在他赁人家的车的时候,他从早到晚,由东到西,由南到北,像被人家抽着转的陀螺;他没有自己。可是在这种旋转之中,他的眼并没有花,心并没有乱,他老想着远远的一辆车,可以使他自由,独立,像自己的手脚的那么一辆车。

(1)文段节选自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的小说。(2分)

(2)下面是王亮同学阅读本段所做的批注,其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主人公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向往自由和独立的生活。

B.主人公怀揣梦想,风里来雨里去,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挣到了属于自己的车。

C.作者善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主人公生活的艰辛以及那辆车对他的意义。

D.选段语言幽默风趣,具有辛辣的讽刺意味,所刻画的人物让人忍俊不禁。

《骆驼祥子》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的代表作,最初于年发表在杂志《宇宙风》。《骆驼祥子》描写了20世纪20年代,老北京的一个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此小说大量应用北京口语、方言,还有一些老北京的风土人情的描写,是现代白话文小说的经典作品。它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向人们展示军阀混战、黑暗统治下的北京底层贫苦市民生活于痛苦深渊中的图景。

(1)本题考查识记文学常识。结合掌握的知识可知,选段中的他是祥子,选自老舍的《骆驼祥子》。

(2)本题考查对名著人物、写作手法和语言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名著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

ABC.正确;

D.有误,选段语言通俗朴素,充满了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所刻画的人物让人同情。

故选:D。

答案:

(1)《骆驼祥子》

(2)D

解答此类题时,需要用心读名著,了解作者生活的朝代或国籍,作品的关键情节、经典片段和名言警句,才能轻松应对试题

三、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一)古诗文名句默写(8分)

5.(1),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落红不是无情物,。(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3),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孟子·富贵不能淫》)

(5)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即将退休的驻村干部李辉埋头苦干,面对别人“一把年纪,何必拼命”的劝说,他用李商隐《无题》中的诗句“,”

表明心志。

(6)年是脱贫攻坚年,心持“,”情怀的优秀共产党员奔赴乡村,为兑现“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庄严承诺而奋斗(用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填空)。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答案:

(1)安得广厦千万间(注意“厦”的书写)

(2)化作春泥更护花(注意“泥”的书写)

(3)不畏浮云遮望眼

(4)威武不能屈(注意“屈”的书写)

(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6)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注意“忧”的书写)

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二)古诗词阅读(5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6.诗的前两句中“”和“”两样景物点明事情发生的时节,富有象

征意义,给人以画面感。(2分)

7.“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两句诗在情感的表达上有何独特之处,请简要赏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首句写出了春光消逝时的萧条景况;次句是对王昌龄“左迁“赴任路途险远的描画;三、四两句寄情于景,对诗友进行由衷的劝勉和宽慰。全诗选择了杨花、子规、明月等意象,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之意。作答时要结合景物描写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1)本题考查分析景物描写。首句描绘“杨花落尽”“子规啼”,是一句自然环境描写,表明的时间季节,渲染了凄凉冷落的气氛,给人以画面感。

(2)本题考查重点诗句的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的意思是“我”把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它能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用男女情爱的方式以抒写志同道合的友情,给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属性,希望它能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拟人化,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心人,她能够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辽远的夜郎之西,交给那不幸的迁谪者。借此表达了诗人对王昌龄的同情和慰藉。

答案:

(1)杨花;子规

(2)诗人想象奇特,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明月人格化,把明月当成使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心和怀念之情,使诗歌更有韵味。

译文:

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之时,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要经过五溪。

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它能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

如何鉴赏诗歌:一要知人论世。读懂一首诗,首先要了解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作家的生平经历和创作风格。二要把握形象。诗是通过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抒发感情,阅读、鉴赏诗歌就要通过认真分析、品味,理解和把握这种形象。三要理解情感。感情是诗歌的生命和灵魂,只有很好地体会诗人在诗中的感情和基调,才能准确理解诗歌的主旨。

(三)文言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按要求答题。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选自《<礼记>二则》)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选自《<论语>十二章》)

8.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4分)

(1)不知其旨也(2)《兑命》曰:“学学半”

(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4)传不习乎

9.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故曰:教学相长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比较甲、乙两段中的画线句,说说这两句论述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班级召开“学会反思”主题班会,你代表小组发言,请从甲、乙两文中选一句作为你发言的论据写在横线上。(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译文:

甲即使有美味可口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处。因此学习后就知道不足,教导人后才知道困惑不通。知道不足,然后能自我反思。知道困惑,然后能自我勉励。所以说教与学是相互促进的。《兑命》上说:“教导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啊。

孔子说:“在多个人的行列里,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发现他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对照着改正自己的缺点。“

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快乐的人。“

曾子说:“我每日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替人谋划事情是否竭尽自己的心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

①句意为:就不知道它的味美。旨:味美。

②句意为:《兑命》上说“教导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学:教导。

③句意为: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好:喜爱,爱好。

④句意为: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传:传授,这里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2)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

①中重点词语有:故,所以。曰,说。相长,互相促进。句意为:所以说:教和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

②中重点词语有:与,和。交,交往。句意为:和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呢?

(3)本题考查句子理解。梳理语段内容,根据前后文之间的关系来分析。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意思是: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处。“弗学……”是从反面论述不学习的后果。“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在多个人的行列里,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发现他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对照着改正自己的缺点”,“择其善者而从之……”是从正面论述要向他人学习。

(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根据活动主题“学会反思”,从两段材料中选取恰当的语句即可。

所选语句要能支撑“学会反思”这一主题,例如: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再如: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答案:

(1)①味美;②教导;③喜爱,爱好;④传授,这里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2)①所以说:教和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

②和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呢?

(3)示例:甲段画线句是从反面论述不学习的后果,乙段画线句是从正面论述要向他人学习。

(4)示例1: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示例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文言文翻译“六字诀”

1.留。即保留原文中的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职称、器具名称等,可照录不翻译;

2.直。即将文言中的单音节词直接译成以该词为语素的现代汉语的双音节或多音节词;

3.补。即将文言文中省略的词语、句子成分,在译文中适当地补充出来;

4.删。即删去不译的词。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判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等,在现代汉语中没有词能替代,便可删去;

5.调。即对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句式的特殊句式,翻译时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完全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这种方法在古文翻译中用得最多,中考几乎年年考到;

6.换。即对古今意义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翻译时都要换成现在通俗的词语,使译文通达明快。

四、现代文阅读(2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第12~16题。(14分)

老师,我出彩了吗

潘银璋

①教了十八年的中学,突然面对天性活泼的三年级学生,像是面对一群吵闹的小麻雀,让人束手无策。其实我知道,小孩子嘛,要多鼓励。可这些孩子,我对他们说了无数次“你真棒!”“你真乖!”“你真聪明!”他们夸奖照收,课堂照闹。

②周三值日,我在走廊行走,听着别班孩子的琅琅书声,像泉水敲击细石,清脆、灵动;再看看我们班,沉闷,没有生气。走着走着,突然看到墙上挂着的学校办学理念:“人人向上,个个出彩”“你就是那片最独特的叶子”……我眼睛一亮,有了。

③第二天上课,我给全班同学分享了“人人向上,个个出彩”的理念。我说:“向上,就是每天都有进步,用积极的心态对待学习;出彩,就是每天都在变化,向好的方向改变。班级是一棵大树,如果你能成为一片出彩的叶子,我就奖励你一本老师的散文诗集《心灵的散章》。”教室里像平静的湖面投进了一块石子,泛起了阵阵涟漪,“啪啪啪”,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

④效果真的很好,很多同学马上态度就转变了,连平时最调皮的那几个孩子作业也认真了,坐姿也端正了。班级的大树上长出越来越多独特的叶子,《心灵的散章》也在班级里处处唱响。

⑤唯独李东,让我很忧心。他像是一片睡着了的叶子,书不会背,听写仍然错一大片,作业老是不认真,唯一的变化就是坐姿稍微好了一点。

⑥有一天,我正在办公室批改作业,李东蹑手蹑脚地走了进来。“我正要找你,你却自己送上门来。”我正准备批评他。“老师,我送你一样东西,好吗?”他的声音低得只有自己才能听见。“什么东西?”我皱起眉头。他的脸涨得通红,结结巴巴地说,“是这个,老师。”我一看,泡泡糖。我正准备告诉他,我不吃糖,他已经轻轻把糖纸撕开,小心翼翼地放在桌上。“老师,您吃了吧,您每天上课擦黑板,吸进了很多粉笔灰,每天吃一颗泡泡糖,它可以帮您吸收灰尘,对您的肺有好处。”我听了很感动,原本皱着的眉头也舒展开来。

⑦我放下手中的红笔,拉起他的手。“孩子,你怎么知道的?”“老师,您不是每天安排三分钟的阅读分享吗?我是在书上看到的。”我心里不禁有些惭愧了,因为李东调皮、不认真,每天三分钟的阅读分享从来没有让他上过台,但他一直在努力跟着,不是吗?谁敢说他没有进步呢?

⑧傍晚在环湖散步,风从湖畔椰树的梢头拂过,椰树手舞足蹈,修长的叶片抖动起来,将树下斑驳的光影抖得支离破碎。光斑破碎再合拢,合拢再破碎,互相追逐着……李东的影子在我的脑海中不断闪现。

⑨六月,骄阳似火。教室里像个蒸笼,闷得透不过气。课堂上,我口干舌燥,汗流浃背地上课,同学们正听得津津有味,突然有一只小手悄悄地举了起来。“什么事?李东。”“老师,我要上厕所。”“又是他。”同学们叹气道。“好,你去吧。”我不耐烦地说。

⑩同学们正在回答问题。“报告!”“进来!”“呀,怎么端着一杯水,你不是上厕所吗?”全班同学一下子用惊奇的目光盯着他。

李东涨红着脸,小心翼翼地端着水杯走进教室。“老师,您讲课声音都嘶哑了,我知道您口渴了,请假出去给您倒杯热水润润喉咙。”他说完腰弓成90度,两手笔直地伸出,礼貌地把水递给我。我看着水杯,热气在空中缘绕,慢慢向上、向上。水汽氤(yīn)氲(yūn),我的眼睛湿润了,同学们看着李东的目光也不觉有了改变。我放下课本,露出赞赏的目光,慎重地接过热水喝了一口。真甜啊!

一直着我的李东,露出天真的笑察,怯怯地问我:“老师,我出彩了喝?”

我心里一颤,心弦仿佛被拨动了,每个人都是一片独特的叶子啊!我伸手从讲台上拿出一本《心灵的散章》,“孩子,你出彩,你比任何人都出彩。因为你懂得……”

(摘自《散文选刊》,有删改)

12.根据文意,在表格的横线处将相关内容补充完整。(2分)

小说情节“我”的心理感受

李东不爱学习忧心

(1)感动

“我”从没让李东上台分享惭愧

李东给“我”倒水润喉(2)

13.品读文章第⑧段,从描写或修辞的角度做简要赏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第段中画线的句子有什么深刻的含义,说说你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结合文中的具体情节对李东的形象进行简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章的标题能否改为“一片独特的叶子”,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述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以“出彩”为线索,着重写了李东的变化,其他同学都在争取“出彩”,唯独李东让“我”忧心;后来李东送泡泡糖让“我”心中起了波澜;李东借请假出去为讲课的“我”倒热水,使“我”受到震动,感慨“每个人都是一片独特的叶子”。

(1)本题考查对信息的筛选和概括能力。此题先根据提示确定答案所在区域,再进行概括或提取关键语句作答。“李东不爱学习”对应文章第⑤段内容,“‘我’从没让李东上台分享”对应文章第⑦段内容,因此第①题根据第⑥段内容概括为:李东给“我”送糖。第②题可根据第段“我放下课本,露出赞赏的目光,慎重地接过热水喝了一口”得出答案:赞赏。

(2)本题考查语句赏析能力。此题要求从描写或修辞角度着手。“风从湖畔椰树的梢头拂过,椰树手舞足蹈,修长的叶片抖动起来,将树下斑驳的光影抖得支离破碎”是景物描写,景物描写具有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渲染气氛、衬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等作用。结合“每天三分钟的阅读分享从来没有让他上过台,但他一直在努力跟着,不是吗?谁敢说他没有进步呢?”“李东的影子在我的脑海中不断闪现”等语句可知,这里的景物描写烘托了“我”难以平静的心情,也为下文“孩子,你出彩,你比任何人都出彩”的情节作铺垫。“椰树手舞足蹈,修长的叶片抖动起来”“光斑破碎再合拢,合拢再破碎,互相追逐着”是拟人的修辞手法,具有生动形象的表达效果,衬托出“我”难以平静的心情。

(3)本题考查句子的含义。此题要结合人物心理、文章主旨探究其深层含义。“热气在空中缭绕,慢慢向上、向上”表面是写热气升腾,结合“他说完腰弓成90度,两手笔直地伸出,礼貌地把水递给我”“我放下课本,露出赞赏的目光”等内容可知,这一句暗示李东正在发生变化,有了明显的成长进步。

(4)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可从行为事件和动作、语言描写等角度入手。由“老师,您吃了吧,您每天上课擦黑板,吸进了很多粉笔灰,每天吃一颗泡泡糖,它可以帮您吸收灰尘,对您的肺有好处”可见,李东懂得关心他人、尊重师长。由“老师,我出彩了吗”可见,李东渴望被认可,有积极进取的意愿。

(5)本题考查对标题的赏析。此题答案具有开放性,回答“能”与“不能”均可。如回答“能”,可从“一片独特的叶子”作为标题,新颖、形象,能激发阅读兴趣等角度陈述理由。由回答“不能”,可从“出彩”是文章线索和要揭示的中心,并且与文章末尾的内容形成照应陈述理由。

答案:

(1)①李东给“我”送糖②赞赏

(2)示例一:通过景物描写,烘托人物难以平静的心情,为引出“我”对李东关心这一情节作铺垫。

示例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细腻地写出了晚风吹拂下椰树舒展的情态,衬托了“我”难平的心绪。

(3)这句话一语双关,表面上说的是水杯里的热气在升腾向上,实质上指李东正在发生变化,暗示他也在不断地成长进步。

(4)①从李东给“我”送泡泡糖这个情节,可以看出李东是一个懂得关心他人、尊重师长的好学生。②从“李东,露出天真的笑容,怯怯地问我:‘老师,我出彩了吗?’”这个情节可以看出,李东渴望被认可,是一个积极向上的学生。

(5)示例一:能。以比喻的修辞作为标题,生动形象,富有情趣,增加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示例二:不能。因为原题中的“出彩”是小说所要揭示的中心,以“老师,我出彩了吗”为标题,能揭示文章的主旨和情感,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的方法:

(1)从文章中直接找出表现人物品质、性格等的词语;

(2)从他人的相关言行以及人物自身的言行中提炼出体现人物品质、性格等的词语;

(3)联系文章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进行综合提炼概括。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第17~20题。(11分)

我们为什么要睡觉

袁越

①地球上绝大部分陆生动物都要睡觉,人类自然也不例外。但动物们为什么非得睡觉呢?睡眠的功能到底是什么?

②从进化的角度来看,睡眠似乎对动物的生存很不利。你想啊,动物睡觉时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极为迟钝,很容易被天敌抓住。如果有动物进化出不睡觉的能力,岂不是会比那些需要睡眠的动物更有生存优势?可惜这样的事例极为罕见,迄今为止尚未在陆生动物中发现过。

③曾经有人相信动物的睡眠需求是由阳光周期决定的,但后续研究发现,即使生活在暗无天日的洞穴中的动物也需要睡觉,这说明睡眠需求和光照周期无关。

④不管真正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我们每个人都知道,硬挺着不睡觉的感觉是很糟糕的。20世纪60年代,美国加州圣地亚哥市的一位名叫兰迪·加德纳的高中生决定挑战一下不睡眠极限,在几位科学家的轮番监督下保持不睡眠长达7天零25分钟,创下了人类不睡觉最长的世界纪录。据说最后那几天他出现了严重的精神问题,具体表现为认知障碍、情绪失控和短期记忆力丧失等等,甚至还出现了幻觉。但是,结束试验之后他休息了两天就完全恢复了,此后好像也没有留下什么后遗症。这说明不睡觉造成的损伤似乎并不是永久性的,很容易恢复。

⑤按照这个思路,有些科学家认为,睡眠的主要作用可能就是清除脑神经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废物堆积过多当然不好,但如果堆积时间不长的话,只要通过补觉来清理一下、就能完全恢复原状。所以一个人偶尔熬个夜不是什么大问题,只有长时间睡眠不足才会对身体有害。

⑥那么,大脑产生的代谢废物主要靠什么来清理呢?答案是脑脊液。这是一种像水一样清亮的液体,可以在脑组织和脊髓之间自由流动,其功能有点像清洁液,可以通过反复地冲洗将神经细胞产生的废物清理出去。脑脊液是如何冲进大脑开始“干活”的呢?美国波士顿大学的劳拉·路易斯博士通过实验证明,人类脑脊液的流动和睡眠状态密切相关。每当志愿者进入深度睡眠,脑脊液就会大量消入脑组织,开始打扫卫生。

⑦为什么只有在深度睡眠时脑脊液才会流进脑组织中去呢?原来,脑神经在工作时需要消耗大量氧气,这些氧气是被血液带进来的。人在清醒时(以及在非深度睡眠时)脑神经一直持续放电,耗氧量居高不下,血液必须保持高速流动,并充满整个脑组织,这样才能保证脑神经的氧气供应。处于深度睡眠阶段时,脑神经元放电模式趋向一致,要么大家一起放电,要么集体同时休眠。当脑神经集体休眠时,耗氧量快速下降,血液流速降低25%左右,空出的部分则由脑脊液来填补。换句话说,人类大脑在深度睡眠时放慢了脑神经放电的频率,从而减少了对血液的依赖,脑脊液便可趁机进入大脑,开始清理工作。睡眠就是通过这种方式为大脑打扫卫生的。

⑧路易斯博士的这项研究成果发表于年1月1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她相信,如果未来的科学家们能够掌握控制脑脊液流动的方法,就能动员起人体自身的清造工,把脑部产生的所有废物全部清理出去,从而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健康。

⑨当然,在这一天到来之前,我们也可以自救,方法就是好好睡觉,别老熬夜了。

(选自《大众健康》,有删改)

链接材料:新冠肺炎疫情对身体素质的大考,让一样人人皆有的武器备受瞩目——那就是免疫力。就像机器用一段时间需要检修一样,睡眠就是人体免疫系统的“维护”时间。

如果总是贪黑、熬夜,健康防线很容易被病毒攻破。

(节选自《读者》)

17.文章前三段对动物睡觉的现象进行了探究,作者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品读下面两个句子,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1)这说明不睡觉造成的损伤似乎并不是永久性的,很容易恢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睡眠的主要作用可能就是清除脑神经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文章第⑧段画线句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夜很深了,有的同学还在聊天、刷手机、打游戏……睡前,时间总是“余额不足”。请

结合选文和链接材料写几句话,规劝你的同学按时休息,不要熬夜。(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一篇事理说明文,文章开篇以设问的形式引出说明的内容,接着介绍了科学家对睡眠作用及其原因的探究,指出睡眠的主要作用可能就是清除脑神经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长时间睡眠不足会对身体有害。最后指出控制脑脊液的方法还没有掌握,我们可通过好好睡觉来进行自救,再次强调睡眠的重要性,结束全文。

(1)本题考查段落作用的分析能力。这篇文章的标题“我们为什么要睡觉”指出了本文的说明对象,文章开篇第一段以问句的形式引出对动物睡眠原因及作用的说明,从而引出人类需要睡觉的探究。也就是说,文章前三段对动物睡觉现象的探究,是为了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同时还起到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

(2)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特点的掌握与分析能力。第一句中的加点词“似乎”,表示后面的内容是不确定的,是推测而来。如果没有“似乎”一词,则表明“永久性的,很容易恢复”这一结论是肯定的,是经过科学研究得出的结论。由此可见“似乎”的有无,句子意思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所以“似乎”一词的使用使说明更准确,体现出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与科学性。第二句中的加点词“主要”起限制作用,突出“清除脑神经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是睡眠众多作用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如果句子没有了这个词,意思就变为作用有且只有这一个,这样就会与事实不相符。据此可见这个词与前句中的“似乎”一样,都是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性的体现。

(3)本题考查说明方法的判断与作用分析能力。阅读第八段的画线句子,将人体的排毒功能比作是“清洁工”,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以此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人体有自我清洁排毒的功能,给读者以深刻印象。

(4)本题考查文本信息的筛选利用与语言表达能力。阅读全文,可知“一个人偶尔熬个夜不是什么大问题,只有长时间睡眠不足才会对身体有害”,“睡眠就是通过这种方式为大脑打扫卫生的”,链接材料也指出“睡眠就是人体免疫系统的‘维护’时间。如果总是贪黑、熬夜,健康防线很容易被病毒攻破”,利用这些内容进行合理地规劝即可。注意表述的语言要委婉、得体。

答案:

(1)引出说明对象,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①“似乎”有不肯定的意思,表明这个结论只是作者的一种揣测,不是经过检验的科学结论。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②“主要”表限定,说明睡眠的作用不只这一个,体现出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与周密性。

(3)打比方。把人体的排毒功能比作清洁工,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人体自我清洁的功能。

(4)示例:如果总是熬夜,大脑里的“垃圾”就会堆积,人体免疫力也会降低,最终损害我们的身体健康。所以要养成好的作息习惯,按时睡觉。

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

①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③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④作比较:把___和____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⑤打比方:将_____比作______,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五、写作与表达(50分)

21.下面两道作文题,请任选一题作文。

(1)人的成长注定有着独特的经历、体验、感悟和收获。《送东阳马生序》中,宋廉借书寻师,历尽艰辛,跨越了贫穷,超越了平凡,在不懈的践行中实现了人生的蜕变;《孤独之旅》中,杜小康辍学放鸭,经受磨砺,战胜了孤独和恐慌,在勇于面对中走向成熟和坚强;《再塑生命的人》中,海伦·凯勒失明迷茫,沐浴师爱,认识了世界,发现了自我,在心灵的启迪中成就了自我的精彩……

你呢,有哪些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可以叙述经历和故事,抒发真情和实感,也可以阐述道理,论证观点。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②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本篇作文考查材料作文的写作。这则材料的事例都源自语文教材,很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印象深刻。其中材料的关键词是“成长”,可以从成长的经历、体验、感悟和收获等方面立意,展示对自我、生活、人生的思考和认识,比如:勤奋专一成就人生、不断实践实现梦想、艰难困苦磨炼意志、爱与关怀促人成长等等。写记叙文,要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写议论文,要观点鲜明、有理有据。

在感恩中成长“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在这优美的旋律中洋溢着感恩之心,古人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当我们受恩于人时,切勿忘了感恩。

我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件事:有位青年在一次事故中,从寒冷刺骨的河里救起数人后,终因长时间受冻导致双腿瘫痪,轮椅上的他说:“我心痛的并不是双腿不能走路,而是,被我救起的那些人中,没一个向我说过谢谢。”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可为什么在这么多宝贵的生命被拯救起之后,就没有人站出来,感激地说一句:“谢谢。”

落叶在空中盘旋,谱写着一曲感恩的乐章,那是大树对滋养他的大地的感恩;白云在蔚蓝的天空飘荡,绘出一幅幅感人的画面,那是白云对哺育它的蓝天的感恩。因为感恩才会有这个多彩的世界,因为有感恩才会有真挚的友情,因为有感恩才让我们懂得了生命的真谛。

当我们呱呱落地时,当我们被扶着蹒跚学步时,父母便出现的我成长的道路上,小时候在学校里以童稚的声音,读着不朽的名篇,不知不觉老师也出现的这条大道上,风风雨雨中,有朋友同舟共济。随着时间的脚步,这些我们要感谢的人便一一出现在这条叫感恩的大道上,我们要感谢所有为我们付出的过客。

感恩是有意义的,爱让这个世界不停旋转。父母地付出远远比山高、比海深,而作为我们,只知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而似乎又有一条隔离带,让我们变得自私自利,忘记了父母曾经地付出,忘记了那一声声快乐笑语。学会去感激别人是自己的一份良心,一份孝心,因为如此才会有和睦,有快乐,有彼此间的敬意。

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看待社会,看待父母,看待亲朋,你将会发现自己是多么快乐。放开你的胸怀,让霏霏细雨洗刷你心灵的污垢。学会感恩,因为这会使世界更美好,使生活更加充实。朋友,让我们都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这篇作文,紧紧围绕感恩来写,引用歌词开头,点题自然,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正文部分举实例,讲道理充分证明了感恩的重要性。结尾部分发出呼吁,有感召力。

(2)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不同的期待中,期待着属于我们自己的未来。是鹰,你就该长空搏击;是鱼,你就要水中遨游……成为精英固然很好,成为快乐充实的自己,也是人生价值的体现。

请以“我知道,我的未来不是梦”开头,发挥想象,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②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本题考查材料作文的写作。题目要求根据提供的语境为开头,根据提供的语境来写这篇作文,其中关键是理解“是鹰,你就该长空搏击;是鱼,你就要水中遨游”的内涵,这句是说,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然后重点着眼于自己对未来生活的思考与追求。通过具体的事件,刻画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未来生活而“快乐充实的自己”。写这篇记叙文时,注意运用写记叙文的技巧,把文章写精彩。

我的未来不是梦

我知道,我的未来不是梦!

刚上初一时,我曾无数次告诉自己,我的未来是考上高中,但是,我却没有为此付出过足够的努力。

还记得妈妈常说:“只要你努力了,你的未来不是梦。”这句话我一直记在心里。但是,我缺少是自制力。在很多时候我看见别人这样那样的,便忍不住学着他们一起做。尽管我曾经替自己定下了多么宏伟的计划,但到了后来,却都因为我不能控制住自己,而以失败告终,所以到最后都不能实现。

但我缺少的还不光是自制力,我还缺少比别人少很多的自信心。在很多时候都对自己没有信心,从来都没有相信过自己能做成什么事。我从来没有自信地说过:“我可以”,仿佛这样的话从来就不属于我。

还记得在初一的时候。有一天,老师来到班里说:“同学们,现在你们都上初一了,对于你们来说是一个新的起点。我不想问咱们班里原来的谁当过班干部,我想让大家自己来推荐自己,让自己来当班干部。”老师说完我就在想,我想当语文课代表,但我没有告诉任何人,只是自己在心了悄悄地想,我盼望老师能够发现我,能够来任命我来当语文课代表,但是,事与愿违。老师只是在班里说:“现在相信同学们也想好了吧?那好,现在我们开始选班长。”“有谁愿意并且觉得自己可以胜任的,请举手。”有一个同学举起了手,最后他就是我们的班长。而我呢?并没有他的自信和勇敢,在老师说:“有谁愿意当语文课代表”的时候,我并没有举手,我只有微笑着为当语文课代表的同学鼓掌。一次次的失败让我不赶抬头,让我那仅有的自信也跌入谷底,不得翻身。

但过去终究是过去。现在不同了,我要面对的是一个新的起点,以前的所有都已经变得平淡而又渺小了,并且失去了意义,已经不再重要了。现在通过初一、初二两年的学习,我逐渐变得自信了,自制力也有所提高,现在我要面对的是未来的高一,是中考,我相信有了自信心、有了自制力,就像妈妈所说的那样,我的未来不是梦!相信我一定能做得到,因为,我知道,我的未来不是梦。

本篇文章先明确地摆出自己的缺点--缺乏自制力和自信心,特别选取初一时选班干的事,侧重说明了自己缺少自信心的情况,作者运用语言描写、动作、心理描写把选举的场面写得生动。本文最后一段点明了对实现未来梦想的信心,并且首尾呼应,使本文主旨更突出、鲜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21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