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和古今艺扬华韵—艺师单江波的谦和情怀文/梁迎春谦者,众善之基。他是一个普通人,为人谦逊厚道,态度和蔼诚恳,在谦卑中经营着自己的人生和事业。单江波的谦和情怀,在平凡中做出不平凡。年已六旬的他,收藏了千余件中外老乐器,修复调律拨动古老的音弦,精心传授乐理乐器知识,以不自盈大的态度,谦和古今的艺匠精神,在矛盾与觉醒中,感悟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传递的思想情感,藉以传承弘扬音乐文化的道德品质,逐渐在音乐的世界里成长。年6月3日,辽宁省大连瓦房店市华太购物广场。我女儿参加谦琴行举办的活动,我到现场的第一感觉,就是大屏幕上琴行的名字,一个“谦”字,让我肃然起敬。琴行为何起名为“谦”,究竟有何寓意,经营琴行的是怎样的一个人?这个疑问,在我心中存疑了好多年,纷杂琐碎的生活,总是在不经意间给你答案。一晃我女儿长大了,我比时间流逝衰老得快。年2月13日,我出诊得利寺镇小屯村,半路中接到作家刘胜斌先生的邀请,一起去拜访德高望重的赵长生老师。在风景秀丽的龙潭山下,年逾八旬的赵老师家中,我见到了谦琴行的经营者单江波。当天,有六位文学艺术圈的朋友在场。约半小时的攀谈中,大部分是在聊书法篆刻,我格外留意单江波。感觉单江波以礼待人,不因学识和地位而自负,探讨学问虚心谨慎。我心中的疑问,似乎有了答案,但也不能诠释“谦”字在他身上的能力和价值。那天临走时,赵长生老师还送了我两幅毛笔字,我心存感激。时过几日,我和刘作家采访了单江波,我第一次走进谦琴行,走进谦琴行古玩店。初春的风,妩媚多情。经历了三年疫情阴霾后,华太购物广场的人流渐渐多了起来,人们脸上洋溢着笑容。三楼下电梯,一眼就能看到左边的谦琴行,右边的谦琴行古玩店。左边的时尚超前,右边的古朴典雅,迥异不同的风格,反差强烈,似乎要颠覆我这个门外汉对音乐的认知。看到我们的到来,单江波热情迎接握手,简单地寒暄过后,聊起了音乐的话题。出生于年的单江波,是土生土长的瓦房店人。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生活在瓦房店这个县级城市的孩子,音乐的聆听来自广播电视,民间艺人传唱,学校音乐课等。相信60后、70后的,儿时都自制过土乐器,材料选用树叶、树皮、树枝、纸板、高粱秸秆、算盘珠等,吹奏出的青涩声音,终生不忘。单江波心灵手巧,从小就体现出自制乐器的天赋,经常给小伙伴们带来惊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家里的手表、闹钟之类的总会被弄坏,为此挨了父母不少打骂。单江波说,他身边有很多乐器老师,特别是跟他年龄相仿的,一说起小时候走上音乐之路,话就有一箩筐。谁不想有才艺,那时候困难呀,比如潘老师的小时候,听邻居吹笛子,就墨迹妈妈给一块二,想买一个笛子,挨骂才达到愿望。儿时学东西铭记于心,美妙的旋律总是在脑海里想起。单江波的父亲在音乐方面很灵,很多乐器无师自通。单江波小时候就受父亲的影响。父亲给他买过一把凤凰琴,是他最早的启蒙乐器。80年代末,单江波在瓦轴职工大学成立电子琴教室,那时候学会了电子琴,经常弹奏《绿袖子》,好旋律总是能打开我们的心结。单江波经历了下岗再就业的困境,却开启了音乐的另一种人生。通常从瓦房店轴承厂出来的工人,走到哪里都精心敬业,不少企业老板都愿意聘用。90年代下岗时,单江波从事过多种工作,在一次搬运钢琴的过程中,发现这台钢琴有开裂破损,心中顿生怜惜之情,萌发了修补乐器的想法,就此与乐器修复结下了不解之缘。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为了与乐器的近距离接触,单江波来到乐器行做搬运工,从乐器的安全搬运开始,进而潜心研究乐器构造原理。利用节假日,跑旧物市场、古玩城,买旧乐器拆卸组装,从中摸索结构经验,尝试修补老乐器。去调律师学校学艺,反复在家调律几百遍,悟出干这行要有善有德。并到乐器厂家观摩学习,探索古代工艺与现代工艺的契合,开启了传承与创新的理念,最终能够自做工具和配件,修复调律老乐器。这个过程,可谓是千辛万苦,包含了无数的虚心请教、废寝忘食、忘我投入。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使单江波由“爱琴”之人,升级为“懂琴”之人,得到了收藏乐器人士的认可,经常有同行找他交换、鉴别、修复等;同时也得到当地音乐名家、流行歌手、音乐爱好者的信任,经常有找他修复调律的,辐射范围已超出辽南地区。看着谦琴行古玩店里,琳琅满目的古董乐器,我是大开眼界,好多品种都没见过。我只是认识萧、笛、哨、埙、筝、二胡、琵琶、抚琴、钢琴等。单江波说,“三十余载收藏了很多世界各地乐器,有些是很稀罕的东西,看着就欢喜。”从藏友的角度来讲,我太能理解这份心境了,难得还能修补调律古乐器。音乐不会沉默。修复老乐器仿佛在和古代匠师心灵对话,和艺术家灵魂絮语。天地万物都有生命,每一件老乐器都有自己的故事。老乐器既有年代感,又能观赏,还有纪念意义。修复如初,弹奏出音符,如同身临其境。前几天,单江波收了一个老低音大胡,用三个晚上修好了,用红木做的底座,自己感觉低调拉风,这样还能放年。一把老吉他,断断续续得修好几天,吉他断头修起来很费劲,后期擦色上漆还好说,调手感得功夫,弦距得合适。有一种乐器,在非洲和欧洲古时候常见,叫民族竖琴。有一把是朋友送给单江波的,他感觉纯手工挖制的工艺精美,心中赞叹不已。他知道纯手工的不容易,一台古筝制作出来,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这种竖琴最少需要三个月以上。单江波把缺损的部位修复好,瞬间被弹奏的美妙音符惊呆了,远古空旷缥缈,这是一件能让心静下来的乐器。没多久,单江波在古玩城又收到一把竖琴,压抑不住内心的喜悦,“我有两把竖琴了,我太幸福了!”而有的地方老乐器,由于当年制作材料的价格低廉,再加上欢喜弹奏的人减少,收上来大多破损严重,零部件缺失。单江波说,“因为喜欢,不计成本!”有的部件无法淘弄到,也没有适合的工具,只能自己做几把小刀具,一点点的手工削刻。修复的过程很有趣,修复好弹奏出音符,不但能领悟到古代匠师的智慧,更能感受到艺术家的风采。单江波痴迷收藏修复老乐器,面对一些配件纷杂的老乐器,他在心里和老乐器说,“你是一个好姑娘,好好的,别乱跑啦!”经常有人劝他,“有这修理的功夫,不如买一把新的了!”单江波微微一笑,想想这些老物件,当年曾经也是主人手中的珍爱之物,丢弃了实在可惜,将来送乐器博物馆里,也是难得的老物件。笔者认为:单江波收藏修复老乐器,做这个事情很有意义。一件乐器的修复,实际上是保护了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还原了一个时代的印记,见证了这件乐器所在时代的文化风貌。这种非物质文化的匠心传承,是值得弘扬的,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授艺需要一颗强大的心,来和孩子一起进步。采访中看到,在文谦教育培训学校的教室里,教学用的现代钢琴旁边,总有古琴相伴。这是想给孩子传递什么理念?古色古香中,体验经典、质朴、高雅、尊贵、快节奏……,这些会矛盾吗,如何交融贯通?单江波说,“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并不冲突,秉承传统音乐的精神,反而能创作出时代新声。孩子们弹奏古乐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就会有心得体会。”所行不得,反求诸己。让孩子学琴很难,让孩子快乐学琴更难,这需要一颗强大的心,来和孩子一起进步。老师和家长不能急躁,急于求成。很多古琴爱好者把琴买回家,总是不得法,不知道怎么去学习,那就从练指法开始,不出半年技艺就会提升。有缘学钢琴的孩子要珍惜。不论北上广,还是在其它大城市,钢琴都是奢侈教育,同龄孩子学琴比例在百分之三左右。而在乡镇农村学钢琴可难了,比如在得利寺、松树、万家岭、许屯,几乎没有孩子会弹琴,因为那里没有钢琴老师。众所周知,声乐培训学校举步维艰。文谦教育能够坚持下去不容易,为了维护文谦教育的各种费用,单江波有时带病出去修补调律。疫情期间更是难上加难,单江波忍痛转让一些私人藏品。师者匠心,止于至善。单江波真挚的谦和情怀,拨动了古人与现代人的心弦,在音乐界谱写了一曲文化新韵。.02.24.01:17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5892.html